天才的责任

天才的责任

这是之前在国内某写作平台写的文章,写作日期为2014年12月16日。

之所以想把这些文章搬到博客上来,是因为不知为何,我在那个网站上面的文章都被锁定没有办法被其他人见到了,我也实在懒得去找原因了,就打算把自己的之前的写过的不同平台的文章都搬到自己的博客上来,算是做一个汇总与备份。

其实现在来看几年前写的东西,不难发现其中的刻意与矫情,甚至还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但是我也不想去改动它,正式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我的写作水平才会逐渐有了提升,才是今天的我,希望你会喜欢我几年前的文章

0

前几天通宵看了一部电视剧——《红色》,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是一部抗日剧。近年来的抗日剧,先从战争范畴扩大到了武侠范畴,又从武侠范畴扩大到了奇幻范畴,横店死的日本人都快赶上日本的全部人口了。

但是这部剧是个例外,它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2分,也算是近年来最出色抗日剧了。当然了,它之所会显得特别出色,用郭德纲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都是同行衬托的好!

这部剧的剧情很有意思,算是一部推理剧,男女主角那简直就是福尔摩斯+死神来了的绝妙搭配(当然这再次提醒了我们不要惹学医的女生,要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抗日时期夜上海的繁华,租界里的市井生活也是一一呈现。其中的几个配角也很出彩,特别是在《绣春刀》里面扮演师兄的周一围,在《红色》里面扮演的铁巡长真是魅力十足啊!当然了,缺点还是有的,比如一些推理上有BUG,剧情到了后面拖时间的现象太明显,还有大反派要表现出阴险的气质结果被他那奇葩的笑声弄成了神经病。但是总归瑕不掩瑜,还是值得去看一看。

1

但是这部剧,给我感触最大的,不是里面的推理分析,也不是爱情缠绵,而是另外的一个东西——男主角从第一集开始就一直在逃避。

当然,不是说他是个胆小鬼,而是他只想过平凡的生活。可是从一开始,因为知道他的能力,就有人不断的找他。共产党让他帮忙将货物从日本人手里抢出来,他本不愿,只挂念着要将鱼赶快送回去,最后贾小七以一命的代价换来了他的帮忙。到后来,为了帮兄弟破案,为了帮自己喜欢的女人毁尸灭迹(也算是第一暖男了!),为了救自己喜欢的女人……等等,他每一次都是被逼的。为什么他只是想过一般人的生活,却永远有事情找他呢?

因为他有着不是一般人的能力!所以他有着不是一般人能承担的责任!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与生俱来的责任,这份责任随着自己人生的增长而不同,小到为自己提供温饱, 大到对于人类之责任,都是根剧自己当时的能力而有所不同。用中国的一句古话就是: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额…不对…富则兼济天下。

若在能力弱小时去做责任大的事,必然勉强为之,难以成功;若在能力大时逃避责任,则难以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价值。很俗气的,用彼得.帕克的叔叔临死前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2

维特根斯坦在遇到罗素之前,一直都生存在自杀的阴影里。他的童年并没有显示出任何的过人之处,一直是在顺从于家长而获得夸奖的生活中。而他的哥哥姐姐们无一不是天赋过人的才子才女,然而他们家族或许就是因为特别聪明原因,整个家族一直都被笼罩在自杀的阴影里。他的一个哥哥汉斯因为不想继承庞大的家业而跳海自杀,另一个则是因为同性恋的困扰服毒自杀。

一天夜里,维特根斯坦被钢琴声吵醒,顺着钢琴声音下楼,他看到了哥哥汉斯在疯狂的弹奏着钢琴,如痴如醉,大汗淋漓。那一刻,维特根斯坦惊呆了,或许这就是天才真正该有的样子。而我想,或许他那一个也是很绝望的,因为他怀疑自己能否达到如此天才的境界?自己是否有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一直到他在剑桥遇见了罗素——这位肯定了他在哲学领域天才的导师——他才逐渐从自杀的阴影里面走出来,从航空学转向了逻辑学的研究,这个时候他的天才才得以展现。以至于在短短的一两后,这位“罗素的爱徒”已经慢慢变为“罗素的导师”。我想罗素那时的心情应该是很复杂的,即因有这么一位天才的徒弟而骄傲,也因后来逐渐已经不懂徒弟的学术而自卑。是的,自卑!这位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被王小波在杂文里经常引用其名言的罗素,到后来在写给爱人的信中已经说明,他再也无法在教授维特根斯坦之后,在逻辑学中有任何寸进。

而这之后,终其一生,无论参加一战、被俘、成为小学教师、放弃了巨额的遗产等等,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他都在思考。思考着哲学,思考着自己的罪,思考着身为天才的责任。直到他死时,他那一句:Tell them I`ve had a wonderful life。已经是对他自己一生最全美的注释了。他打败了生活吗?不!他只是没有被生活打败!但他已经完成了自己身为天才的责任!

身为我等凡人,对于天才,自然是高山仰止。终其我们一生,也是难以达到如维特根斯坦、达芬奇、芒格等这类人的水准的。这些人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在某一方面的进程与历史。但是这些人始终都是少数的,还有另一些人,他们通过自己适时与合适的努力,亦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3

与维特根斯坦相反,本杰明.富兰克林实在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他基本上已经是美国梦最杰出的代表人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不算富裕的美国清教徒家庭,大概有点大多数人都有的小聪明,上学到十岁就去哥哥开的报馆里当学徒,而后忍受不了哥哥的自私,跑去了费城谋生,又被当时的费城总督骗去了英国,还因为看上了好朋友的妻子又被好友断交。千辛万苦回到费城后开始了人生的转折,开报馆、图书馆、组织消防队、从政、开办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医院、发明避雷针(嗯,如果你还记得中学课本里那个拿着风筝在雷雨里跑的那个家伙,就是他)、参与起草美国著名的《独立宣言》。

这一切看来,完全就是屌丝的逆袭啊!但是这不是一篇鸡汤文,也不是宣扬所谓的成功学。从一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富兰克林的成功,并非是类似于维特根斯坦那样的天赋异禀,而是积硅步以至千里。

富兰克林在哥哥的报馆打工的时候,很喜欢和他的好朋友柯林斯写信来往。有一次他的父亲看到了,指出了富兰克林在文笔的优雅、章法的谨慎、表达的明晰方面,与柯林斯有着很大的差距,富兰克林心服口服,决心改进。

他选择了他认为文笔优美的的一份报纸,选定了几篇他很喜爱的文章,先写下每个句子的主旨,然后把它放着几天,也不看书。过了几天后再把它拿出来,把每一个主旨扩写的象原文一样充分。然后把原文和自己写的文字对比,可以发现自己的一些错误、词汇的贫乏。又将诗改写为散文,将散文改写为诗,练习文章中协调的韵律。把写好的主旨打乱,几天之后再来重新排写,以便学会理顺思绪的章法。

可以说,正是这一件事,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他之后的人生。他在哥哥的报馆时,因为和哥哥关系不和,他匿名在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得到了不知情的一堆人——包括他的哥哥——的赞赏和钦佩。而后的人生里,无论是在费城办报馆还是从政,这项他从小练就的技能都让他从中获益,且收到了很多人赏识与帮助。

当然了,富兰克林的成功并非只是因为这一件事,还有其他的很多。比如他喜爱阅读、对很多事都有着足够的好奇心、注重对自己品德的培养,并且有着严格的作息时间。嗯,每个人都知道有一个规律健康的作息时间无论是对身体还是精神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多少人能坚持下来呢?

富兰克林的时间表

清晨: 5时至7时 起床、漱洗、祷告。 规划白天的事务并下决心。 读书和进修。 早餐 在这段时间里,他向自己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我这一天将做些什么有益的事?”

8时至11时 工作,切实执行订好的一天工作计划。

中午: 12时至1时 读书,或查视账目。 吃午饭。

下午: 2时至5时 工作,把未做好的工作迅速完成,把已做好的工作进行仔细检查,有错误的地方,立即改正。

晚上: 晚上6时至9时 整理杂物,把用过的东西放置原处。 晚餐、音乐、娱乐或聊天。 做每天的反省。 在这段时间里,他向自己提出一个能帮助自己反省的问题:“我今天做了些什么有益的事?”

夜间: 10时至4时。 睡眠,好好地睡眠。

4

如上文所说,这不是一篇讲述成功学的文章。如果说,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的话,大概也就是开始所说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与生俱来的责任,这份责任随着自己人生的增长而不同,小到为自己提供温饱, 大到对于人类之责任,都是根剧自己当时的能力而有所不同。

我们大多数人都并非维特根斯坦那样的天才,或许不具备对于人类如此大的责任与价值,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前进在自己的道路上,完成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这并非是要表达一种宿命论,而是自己对于自己,亦或是社会对于自身的某种价值认知而已。毕竟,人始终都是群居动物。

Some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